品牌局活動

  1. 首頁
  2. 品牌局活動
  3. 新聞稿

[2025年7月29日] 2025年「品牌選舉」正式啟動 「香港企業ESG發展現狀與動向調查分析報告2025」結果發表

香港品牌發展局(品牌局)與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廠商會)今日(7月29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新一屆「品牌選舉」正式展開,同時發表第二份「香港企業ESG發展現狀與動向調查分析報告」。

 

廠商會會長盧金榮致辭時表示,環境、社會與企業管治(ESG)已成為全球發展戰略及企業轉型的重要方向,香港更具備發展為區域ESG服務中心的獨特優勢。為完善本地ESG生態、提升企業實踐能力,廠商會與品牌局先後推出「ESG約章」及「香港ESG獎」,為企業提供實踐指引與支援,並表彰表現卓越的先行者。他續指,ESG理念與品牌局倡導的「新質品牌力」一脈相承,強調高標準、高增值與綠色發展,而「品牌選舉」正是激發和弘揚具香港特色的「新質品牌力」和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平台。

 

2025年「品牌選舉」正式啟動

由廠商會及品牌局合辦的2025年度「品牌選舉」現正接受報名,截止日期為8月31日。「香港名牌選舉暨香港服務名牌選舉」及「香港新星品牌選舉暨香港新星服務品牌選舉」的初賽及決賽將於11月至翌年1月期間進行。大會很榮幸邀得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常任秘書長黃少珠、商經局副局長陳百里及工業貿易署署長廖廣翔擔任各選舉的評審團主席。

此外,「香港名牌十年成就獎」、「香港服務名牌十年成就獎」,以及最高殊榮「香港傑出品牌領袖獎」的預選及提名程序亦已同步展開。

頒獎典禮暨慶祝晚宴則謹定於2026年2月3日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並邀得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擔任主禮嘉賓。

 

「香港企業ESG發展現狀與動向調查分析報告2025」結果

品牌局連續第二年進行有關香港企業ESG 發展現狀與動向的研究,調查對象為2025年首五個月內續簽「ESG約章」的其中328家企業,品牌局主席陳家偉介紹報告的內容。重點如下:

  • 多線推進策略仍是業界主流:企業在約章中承諾未來一年推行的ESG行動數量雖較去年略降,但平均每個企業仍於三大領域(E、S、G)規劃7至10項措施,加之逾六成企業表示將於三方面同時推行多於3項措施,反映業界普遍採取「多線推進」、「齊頭並進」的策略。
  • 熱門措施集中於SG領域:在「十大熱門措施」中,屬於S與G的措施分別佔5項和3項,E僅有2項。其中,與供應商、投資者及其他業務夥伴維持良好關係首次晉身未來一年擬推行的「十大熱門措施」;這或喻示了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時採取「由內而外」路徑,逐步將工作重點從提升內部凝聚力延展至強化與供應鏈上合作夥伴的關係。
  • 不同行業與企業類型推行ESG的策略存顯著差異:上市公司較傾向投資環保科技及設備,非上市公司則偏好無紙化等低門檻措施。建築工程業在多項ESG的實踐中表現領先於其他行業,例如減少碳排放及實施碳審計、推廣物料節省及循環再用,以及申請職安健等ESG相關認證及認可計劃;這或與該行業在ESG標準方面的技術完備性較高有密切關係。

 

研究團隊進一步向該批企業進行「香港企業ESG 發展意向」問卷調查,獲321家公司回應。

  • ESG的關注度持續高企:近九成回應公司表明對ESG的關注程度呈「顯著上升」或「上升」,逾八成回應公司指未來一年向ESG領域投入的人力、財力資源將「顯著上升」或「上升」;他們對行業風氣與社會氛圍的看法亦十分接近,反映社會各界對ESG持續高度關注並能「言出必行」。回應公司預期未來一年用於發展ESG的資源將均衡地投向E、S、G這三大範疇。
  • ESG提升品牌形象和價值:回應公司高度認同推行ESG能為公司帶來多方面裨益,包括提升企業和品牌形象、增加品牌的價值、提升公司的市場競爭力、符合企業的長遠利益、切合公司的發展理念及經營方針等。這些與公司和品牌形象有關的「價值維度」因素,影響力更高於「利益維度」因素,例如節省營運成本、帶來直接或間接的商業/經濟利益、強化供應鏈上的合作關係及擴展業務增長空間和商機等。可見,ESG對品牌形象和價值的正面作用尤為顯著。
  • 內外因素齊驅動企業發展ESG許多回應公司表示冀望透過引入ESG元素來提升品牌和企業形象;驅使他們發展ESG的因素還包括探索新質生產力和未來路向、改善經營績效、滿足商業夥伴的要求、應對法例及合規要求、以及配合消費者對ESG的重視。這些驅動企業發展ESG的因素可被歸類為「外部壓力」與「內在機遇」兩大組別,而且後者比前者具更強的解釋力,反映本港企業推行ESG的動機更多出於把握發展機遇的內生追求。超過八成的回應公司表示會參加ESG相關的嘉許、認證及獎勵計劃,藉此提升公司的形象和開展品牌推廣。亦有超過八成企業選擇以加強學習培訓來提升自身的ESG發展能力。
  • 企業冀獲更大支援:三大履行ESG的挑戰是數據收集不易、認知不足和資金限制,有81%企業表示將加強ESG培訓以提升能力及補足短板,惟仍希望政府及社團能提供更大支持。
  • 政策建議:香港企業的ESG發展尚處於探索階段,建議政府從標準建設、能力培育與資助支持三方面加強推動,包括:加快建立本地ESG審核與認可制度、促進與國際標準接軌;財稅方面建議提供利得稅雙倍扣除、資助非牟利機構與設立專項基金;同時應推動研究、教育與嘉許活動,制定適用於各行業的《中小企業ESG路線圖》,並設立「ESG數據資源中心」,建立行業化評價框架。政府亦應聯同業界,整合本港金融、會計、法律與品牌管理等優勢,拓展ESG專業服務,鞏固香港在ESG標準與能力上的領先地位。

 

品牌局主席陳家偉表示,越來越多香港企業重視ESG,關鍵在於將理念落實於日常營運與業務策略之中。本次研究揭示了業界「先行者」的實踐路徑,值得借鑑。他建議,中小企可由「見效快」的S與G措施入手,如無紙化、減碳行動等,以回應綠色轉型需求。業界亦可透過培訓、認證、標杆學習等方式,加強「ESG+品牌」的協同發展。

發布會上,品牌局還邀得兩位2024年「品牌選舉」的得獎公司代表分享ESG實踐經驗,分別是大埔振興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陳岳成先生(得獎品牌為「大埔振興肉丸」)及創冷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辦人暨行政總裁朱毅豪教授(得獎品牌為「i2Cool」)。

出席新聞發布會的嘉賓尚包括:廠商會副會長兼品牌局榮譽主席黃家和、品牌局副主席駱百強、黃偉鴻、吳清煥和孫榮良、一眾品牌局顧問及理事,以及贊助商及義務核數師代表等。



返回